博客
关于我
【JS笔记】JavaScript splice()方法的使用
阅读量:366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3-04

本文共 1147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
JavaScript splice()方法

splice()方法

插入、删除、或者替换一个数组元素,然后返回被删除的元素。

语法格式:

array.splice(index,howmany,n1,n2,···,nx);

参数说明:

index(必选项):

该参数是开始插入和(或)删除的数组元素的下标, 必须是数字。

howmany(必选项):规定删除多少元素,必须是数字,可以为0,如果未

规定此参数,则删除从index开始到原数组结尾的所有元素。

n1,n2,nx(可选项):是要添加到数组的新元素。

使用方法:

  • 元素的删除:
var arr = [1,2,3,4,5];console.log("未删除之前的数组:"+arr);arr.splice(0,2);//从数组arr的下标0开始,删除2个元素console.log("已删除之后的数组:"+arr);

运行结果: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  • 元素的插入:
var arr = [1,2,3,4,5];console.log("未插入之前的数组:"+arr);arr.splice(3,0,9,9,'s','scdn');//从数组arr的下标3开始,插入4个元素console.log("已插入之后的数组:"+arr);

运行结果: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  • 元素的替换:
var arr = [1,2,3,4,5];console.log("未替换之前的数组:"+arr);arr.splice(2,2,'s','scdn');//从数组arr的下标2开始,删除2个元素,再插入2个元素console.log("已替换之后的数组:"+arr);

运行结果: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注意:该方法会改变原始数组

var arr = [1,2,3,4,5];//返回被删除的元素console.log("1.splice返回的值:"+arr.splice(2,2));//返回被删除的值[3,4]document.write("1.改变后的数组为:"+arr+"
");//改变后的数组为[1,2,5]console.log("2.splice返回的值:"+arr.splice(3,0,'a','z'));//未删除任何值,使用没有返回值document.write("2.改变后的数组为:"+arr+"
");//改变后的数组为[1,2,5,a,z]console.log("3.splice返回的值:"+arr.splice(2,2,'a','z'));//返回被删除的值[5,a]document.write("3.改变后的数组为:"+arr);//改变后的数组为[1,2,5,a,z,z]

运行结果: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内容到此就结束了,如果觉得这个文章对你有所帮助,不妨给博主点个赞,你的鼓励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。

转载地址:http://zwxh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mysql-connector-java.jar乱码,最新版mysql-connector-java-8.0.15.jar,如何愉快的进行JDBC操作...
查看>>
mysql-connector-java各种版本下载地址
查看>>
mysql-EXPLAIN
查看>>
MySQL-Explain的详解
查看>>
mysql-group_concat
查看>>
MySQL-redo日志
查看>>
MySQL-【1】配置
查看>>
MySQL-【4】基本操作
查看>>
Mysql-丢失更新
查看>>
Mysql-事务阻塞
查看>>
Mysql-存储引擎
查看>>
mysql-开启慢查询&所有操作记录日志
查看>>
MySQL-数据目录
查看>>
MySQL-数据页的结构
查看>>
MySQL-架构篇
查看>>
MySQL-索引的分类(聚簇索引、二级索引、联合索引)
查看>>
Mysql-触发器及创建触发器失败原因
查看>>
MySQL-连接
查看>>
mysql-递归查询(二)
查看>>
MySQL5.1安装
查看>>